热门搜索

登录

入门必读 >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新乐堂APP的动作顺序并不是由易到难呢?

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新乐堂APP的动作顺序并不是由易到难呢?

们后来是因为遗忘了顺序,所以身体变的无序。 而身体的无序,以及身体的偏好是会形成我们身体内在的偏好,以及会形成心理的偏好,然后会形成测量尺度和标杆的偏好,就会形成一定的扭曲态。 而这个扭曲态,在我们提炼出来的‘五点两线’大的方法论当中需要被重新矫正。

赵扬答疑: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新乐堂APP的动作顺序并不是由易到难呢?

(内容整理自2018.3.20 新乐堂 平日制筑基班 前弯周 )


赵扬老师:

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并不一定以‘下犬’为介质作为跳转动作。我们和瑜伽的重要区别在于——动作和动作之间的次第性是环环相扣的,有一个逻辑线来进行这个动作的发展,而不是摆到一个战士一,再摆个下犬,或者摆个三角扭转。我们是以这个动作的轨迹,有顺序的发展为串联

 



那在这个串联当中,我最近又得到一些人的答疑问询,有人提问:

 “老师我在app中看课程的设置,一个轨迹设置了三个动作,这三个动作其实是由易到难,有一个次第的发展的,我发现同样三个动作对于你们来说可能是由易到难,但对于我来说不是由易到难的,我觉得第一个可能对我来说特别难,第二个可能容易一些,第三个又觉得很难。”


赵扬老师:

大家想想,为什么在一个有序的、逻辑的、动作发展轨道当中,给人的身体感受不是按照这个次序发展的呢?原因在哪里呢?

 

动作是有逻辑发展的,按照身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按照身体力线由简单到复杂,按照身体做功由易到难,我们按照这样的推进设计了整个动作套路。也就是说它就好像尺标一样,从简单到难,它给我们定义了一个进阶

 

我在做的时候会发现我和这个由容易到难的本该有的力的轨迹是不一样的是不是代表他的身体本身的发展没有按照一定的力学次序去梳理呢?

 

如果有时候感觉,做后弯特别容易,做前弯特别难,而我做这个动作特别容易,做那个动作特别难,这就说明她的身体在某一些区域过度发展,某一些区域被隐藏了,没有用过,所以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里出现三个问题:

 第一,每个人的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完全的标杆

 第二,他并没有在咱们设计的这个力的正确发展次序当中,真正的做功;

 第三,他的身体没有按照正确的秩序被正确的开发,他可能喜欢做什么就总去做什么,把自己不喜欢做的给隐埋掉,所以就会觉得有一些特擅长。

 

我们认为这样去设计动作的推进对于一个人的身体梳理是非常有效的,对于一个人身体的成长和重建也是非常有效的

 

拿小孩来说,两个多月的道道小朋友,他的身体是逐渐发育生长的过程,他的骨骼是一点一点在增长,他的肌肉能力在逐步的被放大化。他是按照非常有秩序的从躺卧,到侧卧,到想要去翻身,到想要把头抬起来,按照力的发展轨迹去发展。人应该是这样去成长的,从婴儿到成人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但我们后来是因为遗忘了顺序,所以身体变的无序

 

身体的无序,以及身体的偏好是会形成我们身体内在的偏好,以及会形成心理的偏好,然后会形成测量尺度和标杆的偏好,就会形成一定的扭曲态。

 

这个扭曲态,在我们提炼出来的‘五点两线’大的方法论当中需要被重新矫正。

 

你有了五点两线的大的方法,有了五种运动轨迹大的发展路线,以这个总纲为标杆、为方向、为尺度重新的去捋顺、去约束身体上那些不在尺度上的位置,以及约束我们失去了轨迹、次第发展的路径的大脑。

 

所以这个是有次序的发展动作训练,有次序的建立动作套路背后的意义。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