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登录

入门必读 > 为什么我们不强调这里外旋那里内旋,而是强调整体外旋?

为什么我们不强调这里外旋那里内旋,而是强调整体外旋?

人体在地平线上,为了能够存活,往上生长,所以人体都是往上长的。人体想要往上长,必然就需要有一种趋势在往上攀升,这个上行的螺旋是他生存的必备条件,所以足弓才设计成了这个样子。

小编说:螺旋可以构成前弯、侧弯、后弯、扭转,和看起来的直线(正直线和倒直线),即便是直线,它也是一种螺旋,比如光,看似直线的螺旋运动两极表现出强烈的感召。

但是有的螺旋是外螺旋,比如龙卷风;有的螺旋是内螺旋,比如旋涡,它们有什么显著特征吗?我们新乐堂强调的“整腿外旋、整臂外旋、整体外旋”和这些自然现象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将为大家一一答疑,让我们细细品读吧。




正文

(内容整理自 2018.1.27 新乐堂北京总部 平日制筑基班 螺旋周)


一、【导读:直线也是螺旋,比如光】

 

赵扬老师:

螺旋可以构成前弯、侧弯、后弯、扭转,和看起来的直线——正直线和倒直线,这些我们已经都学过了。

 

那大家知道,即便是直线,它也是一种螺旋

 

今天早上我过来的时候,因为外头很冷,我戴了口罩,哈气时我的眼镜上完全是模糊的,都是水气。我就在这样的眼镜当中一路前行,然后看到的景色就变了。

 

我发现,如果平常不戴眼镜,你是看不到那个光晕的。但是如果你戴眼镜,它上面还恰巧有哈气,你看到的东西会自带光圈,而且有时它还有一点扭曲,呈曲线,这挺有意思的。

 

那事实上它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一种螺旋。

 

但是当它被热和水,也就是水蒸气笼罩后,你就能看到很多东西。比如说有时候雨过天晴,咱们会看到彩虹,事实上彩虹就是自然光谱呈现出来的样子。

 

自然光谱从大的分块来说,可以分成七色,只不过正常七色加在一起,经过眼球这个晶体的结合,最终我们看到的就是呈现的白光,你不会看到七层光,但它是七层光经过调和之后的结果。

 

而现在我们就好像把自己的眼睛重新加上一个放大镜,加上一个滤镜,你就看到把表层综合之后的白光剥落之后,它们在一起的结合。

 

光可以说是高速的螺旋运动,它运动的速度非常快、目标非常清晰。如果说我非要以最快速度、最短射程从A点到B点,那可能它表现出来就是螺旋的直线,目标明确,两级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和呼应

 



二、【导读:不强调这边外旋那边内旋的原因】

 

有一些练习的方法说,“这个区域外旋,这个区域内旋”,那到底咱们在做动作的时候是关注外旋还是关注内旋呢?

 

学员:

哪个也不关注,整体螺旋。

 

赵扬:

比如有一些人说,大臂外旋、小臂内旋,那如果我们过度强调为两个个体,你往外、我往内,它会不会在中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旋拧区?这个旋拧区是不是落在肘关节上?所以在肘关节上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拉力,而不是一种直线疏通的拉力。

 

因此如果我们过度关注身体又有外螺旋又有内螺旋的时候,身体的关节有可能会产生应力,或者一些力会堆积在某处。

 

那到底存不存在,这边外旋那边内旋的情况呢?

 

如果我把一个绳子拧成螺旋的麻花,也许我站在这里看到它是往我的外面转的,但是如果我站在这儿,视线朝内,现在它是不是就开始朝我内侧转了?但整体来说,其实是统一的螺旋方向,它们俩并没有单独地“你往外旋、你往内旋”,而是两极正在产生同一方向的缠绕。只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地方,所以表现出来了看似不同的方向。

 

因此咱们在做练习的时候,不强调这边外旋那边内旋,而强调整体都只做外旋。

 

三、【导读:强调整体外旋的原因】

 

赵扬:

那为什么要强调整体做外旋?

 

学员:

因为从足弓升起来的那个力就是外旋。

 

赵扬:

为什么足弓升起来的力是外旋而不是内旋呢?

 

学员:

外旋是扩张的,内旋是向内有点收缩挤压的感觉。

 

赵扬:

是吗?大家都同意吗?

 

学员:

外旋是向上的这个力,内旋向下。

 

赵扬:

咱们之前举过两个自然界的现象,一个是龙卷风,一个是漩涡

 

学员:

旋涡就是内旋,向下旋的;龙卷风就是外旋,向上旋的。

 

赵扬:

自然界当中很少看到龙卷风从上往下刮,它总是从下往上,把东西绞天上去。


而漩涡是把东西沉到地底去了

 

人体在地平线上,为了能够存活,往上生长,所以人体都是往上长的。人体想要往上长,必然就需要有一种趋势在往上攀升,这个上行的螺旋是他生存的必备条件,所以足弓才设计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人天生就应该打洞,在地底下倒立的话,比如蝙蝠,那可能人所有的骨骼结构就会设计成内螺旋结构。

 

因此整体外旋和人存活的条件是有关系的




四、【导读:螺旋动作结构越松散、越复杂、越扩张,就意味着它越难、关注点越多】

 

那咱们在做这种表现不明显的动作,比如说隐藏在很简单的线条里的螺旋时,身体可能只是轻度地关注内部的螺旋。

 

但如果我现在要表现出强烈的扭转,比如说半月扭转那个动作,那咱在练习的时候会感觉身体在较劲,这种较劲表现在你延展出来的躯干和肢体空间越长,关节越复杂,它就越难控制,它要求大脑的神经通路对于延展出来的区域产生更多的调控,你心中要关注的点更多。

 

因此螺旋越难就意味着它的结构越大、越松散、越复杂、越扩张

 

如果大家坐在这,胳膊、腿团在一起,我想拧一拧是容易的。但我胳膊、腿都伸得很长,彼此在不同的方向,现在还想拧一拧就变得很难。它涉及到对我们神识的考验。你需要对整个螺旋体,不管是从平面观还是从纵面观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所以我越是把螺旋做得深入和复杂,神识对于整个结构越应该关注。你不能说我只关注这边的髋,或者这会只关注这边的肩,缺了任何一个,整个螺旋的架子就失去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