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登录

入门必读 > 有答案!人是靠什么把206块骨头连成了可以“直立行走”的线?

有答案!人是靠什么把206块骨头连成了可以“直立行走”的线?

在认识“人类进化”、“三翻六坐九爬”、“前弯”、“后弯”等事物时,赵扬老师总会有着独特的视角:从人类进化看见了前升后降;从“三翻六坐九爬”看见了五种运动轨迹发展次第;从婴儿的前弯看见了坐骨找向膝窝;从后弯看见了人类探索的进程……



认识“人类进化”、“三翻六坐九爬”、“前弯”、“后弯”等事物时,赵扬老师总会有着独特的视角:从人类进化看见了前升后降;从“三翻六坐九爬”看见了五种运动轨迹发展次第;从婴儿的前弯看见了坐骨找向膝窝;从后弯看见了人类探索的进程……

 

赵扬老师总是带着这种联系的、多维的眼光,也总能看见不同事物间的关联。

 

那么从人体的骨头,肌肉、韧带、筋膜,神经,又是如何看出了把人这一大堆零散的零件组织成有序的直立人体的秘密呢?

 

为你揭秘,一起来看看。





正文

(内容整理自2017.11.28 NEW LIFE新乐堂北京总部 直线周)




一、【导读:一大堆零散的骨头拉成直线的条件——>网(肌肉、韧带、筋膜)、方向性、配合度】

 

赵扬老师:

咱们常看到的,比如说建筑物,还有像这个房间、窗户、大镜子,基本上触目所及的东西都是由直线构成的,很多个直线通过折角等的连接,形成了这样一种结构性。

 

那以前咱们说,身体当中的五线最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线,而且这个完整的线的特性是垂直于地。

 

那既然有这样的特性,思考一下,在身体当中,你想要把这样一大堆零散的骨头,拉成直线,是不是需要一些条件?

 

首先我这一堆骨头,怎么样才能组装成为身体的?

 

学员:

要摆整齐。

 

赵扬:

身体最基础的构成元素是骨头,对吧?但是人的骨头非常多,它有206个,它摆整齐之后又该怎么样去做运动呢?

 

学员:

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性。

 

赵扬:

那如果咱们只有骨头的话,咱们能运动吗?

 

学员:

不能。

 

赵扬:

骨头上面得有什么呀?

 

学员:

肌肉。

 

赵扬:

肌肉、韧带、筋膜,就这种连接它的东西,对不对?骨头上覆盖了一张网络,把它编织在一起,这个网络就是咱们所说的肌、筋、韧带等等。

 

它加上这样一个网络,再加上方向性,想一想还有什么条件?

 

学员:

还要有动力。

 

赵扬:

现在这些相对来说就是一个基础条件,有了方向性,动力就快匹配了,我们还要有能够执行这个方向性的力的配合,这个配合应该说是导向方向性的,对不对?

 

配合指向了方向性,这样一想,基本上人这个大机器就快组装完了。咱们说起来好像还蛮简单的。

 

二、【导读:方向性 | 基本原则即重力原则】

 

那你再思考所需的这些条件,骨头人人都有,这些网络结构人人都有,本身就具备的。那方向性,只要人想要在地球上行走,那我肯定得直立行走,目前还没有看到爬着走的人或者躺着走的人,所以它这个方向性,也基本上是人人都遵循的。

 

咱们以前说这个方向性,基本上的一个原则就是重力原则,对吧,人适应于重力。

 

三、【导读:全身肌肉、韧带、筋膜——>渔网(整体打包)】

 

那剩下来的就是配合问题。

 

在配合的过程当中,其实主要是什么配合?应该是整个区域在配合。

 

咱们现在如果把身体做一个初步的解剖,把这个皮肤扒开,扒开能看到里面有很多的黏黏的、透明的膜状结构,包裹着一层一层的肌肉链。

 

所以你全身的肌肉,有一点像连锁的渔网,它是整体打包而成的。

 

四、【导读:配合问题 | 网络的高度配合、听指挥】

 

这样的一张渔网,比如我现在用渔网去捕鱼,我想要往那个区域去下网,咱们是不是需要站在一个定点的位置上,向我想要的方向去撒网呢?然后整张网都顺着这个方向性过去。

 

它们非常的统一,在我去执行这个命令的时候,网络是高度配合的,网络之间不会有自己的习惯。

 

比如这张网,它很复杂,特别特别多的线编织在一起,但是它所有的线都是听指挥的,不会有这一张网的某一块区域非常有性格,只愿意往自己要去的方向走,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娴熟的,可以很好的使用渔网来捕鱼,可以利用它。

 

那现在我们想要去利用身体这张网的时候,这个网如果想达到最终的效果,它是不是也得能够听指挥?但是人的肌肉,通常来说不是特别的听指挥。

 



五、【导读:无意识习惯——>俯卧撑为例 | 局部肌肉喜欢用力-网络没有方向性、配合性】

 

人从小到大,我们会产生一些运动的模式,这个运动的模式大多数是由无意识构成的无意识的习惯。这个无意识的习惯可能是在我没有一个正确的、完整的系统学习认知下建立的,我可能一直以为这样的一种肌肉运动方式就是对的。

 

比如说那天我们探讨的俯卧撑问题。

 

部队训练非常喜欢做俯卧撑,这是他们每天必须的项目,要是谁犯错了,那可能领导就把他叫过来,罚他做俯卧撑,下面垫一张报纸,那这小伙就在这儿做,直到这张报纸湿透了才能够起来,你想他得做多少个俯卧撑才能让报纸湿透呢?

 

然而他在做俯卧撑的时候,就属于无意识的状态,他只是为了出汗和那个数量。

 

所以通常来说,咱们看人做俯卧撑都是这么做的,手肘往两侧打开,这样做有好处,它会让肱二头肌这块区域的肌肉显得很大,他还会让胸肌显得很大,因为他要收缩,所以我越做我就感觉这块区域越发达。

 

因此有不少男性他想要健身,锻炼身体,他们就做俯卧撑,他在做俯卧撑的时候,也没有正确的行为,网络也没有一个方向性和配合。

 

他的一些地方喜欢用力、特别强壮,导致于他在做其它的行为,比如说你让他去打球,或者你让他去干点什么,他这些喜欢做功的肌肉,就越来越喜欢干活,积极性越来越高,其他没有用到的肌肉就越来越懈怠,那这张渔网就无法高度配合。这会是骨骼排列不稳定的一个前提影响。

 

所以看来想要让这个网络能够统一配合,就好像把这个水管从这边接着水龙头灌溉到那边,管子里的水应该非常统一的流向那边。因此我该怎么样才能够去训练,去解决不平衡的肌肉用力,就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唯一问题了。

 

六、【导读:训练网的方向性、配合性——>五点两线】

 

想要训练这张网有很多可能性,很多种运动方式,现在我们所采用的这种运动方式,五点两线的方法,它为什么能够训练这张网呢?结构力和趋势力两种力是怎么样在线性流淌当中检索出来那些不均衡点的?

 

学员:

身体是一张网,五点两线在身体里面就像撒网一样,有方向性的撒出去。这就像渔夫在捕鱼一样,捕到鱼了。

 

赵扬:

它总是从下往上,从各关键部位的二分之一点,然后把它们串联成一串,之后反复的、从下往上又从上往下的去描绘。

 

这就好像测绘仪一样,或者像雷达系统,我们利用这样一个雷达就能够发现,当我去约束这个结构,去强行的重新塑造一种新趋势的时候,一些地方我是控制不了的。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登录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