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员都会觉得,一节微信课能有什么学头:师生隔着一个手机屏幕,想问个问题也被其他学员的消息刷下去,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不明白,学生听不明白,反倒是搞得云里雾里,还不如不学。
前言:很多学员都会觉得,一节微信课能有什么学头:师生隔着一个手机屏幕,想问个问题也被其他学员的消息刷下去,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不明白,学生听不明白,反倒是搞得云里雾里,还不如不学。
但你是否好奇赵扬老师的微信课是什么样的呢?是依然像平时上课一样逻辑严密、表达清晰、语言生动,还是也难逃微信课的怪圈呢?
那么小编将把赵扬老师的这节微信课程所有理论分以3篇文章在此发布,大家一起跟进“如何对身心健康达到预调控”系列文章。
让我们一起见证赵扬老师微信课的魅力:1小时的微信课程,以语音+图文的上课形式,图文并茂相互搭配,能够达到一种逻辑性——注重逻辑也一直是NEW LIFE课程的一大特色,让学生即便是隔着屏幕也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清晰次第的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
小编说:在各种理疗——扁平足、拇外翻、膝关节疼痛/超伸、X/O/XO型腿、长短腿、高低髋、高低肩、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富贵包——火爆瑜伽市场之后, “解剖学”几乎是瑜伽教练们的必修之课。
很多瑜伽教练们学习了解剖之后,就可以走马上任了——一系列针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理疗课程应运而生,但是常常可见的是:长短腿理疗好了,又高低髋了;高低髋里聊好了,又高低肩了;上课的时候腰不疼了,回家之后腰更严重了……
很多瑜伽教练偶尔也会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小编看来,那是因为没有用“活人”的眼光看身体呀。解剖学完了,知道了哪里是哪块骨头、哪里是哪条肌肉,却不去想骨头与骨头、肌肉与骨头、肌肉与肌肉之间整体运行的机制,那或许只是一架尸体,所以才可以当机器零件儿似的“维修”。
那如果我们带着“活人”的眼光来学习解剖,是不是能够更联系、更全息?
一起来看看吧。
正文
(内容整理自 2017.11.24 微信课-如何对身心健康达到预调控)
本文音频在喜马拉雅位于:
有关视频在哔哩哔哩:
一、身体(肉体)
一、【导读:如何对身心健康达到预调控?】
大家好,我是赵扬,今天下午我们将用一个小时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如何去发现身体当中的预警信号,我们怎么样去判定它,这些预警信号到底代表了什么,我该如何更全面的去了解它以达到全局布控。
今天的讲课我们将结合图文和语音解读,这样方便大家更加深入的理解。
二、【导读:身体(肉体)】
(1)四肢+躯干+头;骨+肌肉+结缔组织+各系统
如果提到身心的健康,你该怎么样定义它?身体、心理、心灵,通常我们会这样理解。
那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你可能会想到:我有肉啊,我有骨头啊,我有皮肤啊,那大家可以看图中的列表,我们给身体做了一个分布,并且做了一个导引。
首先你能想到,哦,我有胳膊、我有腿,就是四肢,我们还有中间的躯干,加上头颅。之后最深层的是骨骼,上面包裹着肌肉,穿梭着各种结缔组织,并且遍布着身体的八大系统。
(2)一、身体对称分布;二、从骨头到表皮:由致密→疏松
那在这样一个物质身体的构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
首先身体它天然的结构是对称分布的,你的手臂、双腿,包括面部的所有器官都是非常对称而没有任何的失衡。
那刚才咱们说到从骨到表皮,你可以理解这是一个由内部致密的结构到逐步疏松、灵活的结构层层包裹形成了肉体。
它就好像一座房子,我的灵魂、肉体,我整个神经系统发布的命令,就住在这身体当中。这个神经系统随时调遣着身体去听从号令,去运行我们所做出来的所有的决策。
三、【导读:主要组织 |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那说到身体我们再详细了解一下,你身体会有几大组织。你能想到的,比如说皮肤,那它们在上皮组织;你有肌肉组织;你还有结缔组织,比如说细胞,身体内部这些血管,还有那些筋膜;另外,你身体里头有一张广大的神经网,你充满着神经组织。
四、【导读:八大系统 |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运动、生殖、内分泌、神经系统】
你还由八大系统在一起协调做功。这八大系统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它是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运动、生殖、内分泌、神经。
五、【导读:人体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那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身体从最初精子、卵子的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它不断地分裂、不断地扩张,然后生长出身体的几大组织,还记得几大吗?是四大组织,然后它又繁衍出来,不断地裂变,生长出各种器官,演变出八大系统,最终完整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体。
六、【导读:身体健康 | 保证所有部分正常运作、发展】
我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就可以想象:这个身体想要保持健康,是不是所有刚才列举的这些,都需要保证它们在正常的运作、正常的发展当中呢?
二、人体骨骼系统
一、【导读:人体骨骼系统】
既然骨骼是身体内部最为坚固的一个支柱,我们要首先了解一下。
(1)中轴骨骼
刚才提到了人由四肢、躯干、头颅组成,那你思考一下,四肢比较重要还是躯干、脊椎和头颅更重要一些呢?
如果我受到了一个外力的冲击,比如说我在跑步过程中由于用力不当造成了崴脚或膝盖的扭伤;又比如说,我在行走过程中,被别人突然从背后推了一下,严重的扭伤了腰。
这两种伤害哪一种更加致命或者让我们受损更大呢?很显然,应该是后一种。
也就是说,你用外力猛烈地让脊椎或者颈椎甚至头颅这些区域受损,它对我的危害更严重。
所以这些更加脆弱,内部包裹了更加重要的脏腑、系统的部位,比如说大脑,比如说住着心脏的胸腔,住着很多器官的腹部,穿梭着脊髓的脊椎,相对来说起到更加关键性、指挥性作用的,称之为中轴骨骼。
(2)附属骨骼
相反,四肢,也就是双腿和双手,把它称之为附属骨。附属骨主要的作用是和外界产生联系,产生关联性。
二、【导读:中轴骨骼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经常下背痛,感觉后腰骶区特别疼痛难忍,总是有隐隐的酸胀;或者因为坐得太久,长期办公有腰肌劳损,有椎间盘的膨出、突出,有骨刺,甚至严重的人可能会觉得腿麻、手臂麻,这都非常的常见。
又或者他总是翘着二郎腿,后来发现怎么一腿长一腿短;他有一些脊柱侧弯;他可能会出现长期向前探头,低头打文件看书造成的颈椎病,并引发头晕、头痛;他可能会觉得思维迟缓,甚至运动协调能力降低。
我相信这些问题应该都非常的常见了。
大家思考一下,这样的一些信号是不是身心已经出现了预警?
当我出现了以上症状任何一种,我会不会总是被它困扰?我会感觉身体好像出现了异常,不再那样配合我,我去运行它、使用它的时候,它的能力好像不如以前那样的康健。这时你心中就会存有一个隐患,你可能会担心,觉得这个伤痛会不会扩散。
所以这样的一些警示信号我们是应该重视的。
不幸的是现在这些信号已经太多太频繁的出现,大家可能已经慢慢地淡化,觉得反正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那就这样吧,可能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种思维会造成我们忽视预警信号,会造成预警持续高压地向你发布这种警报,但是被你无视,甚至是躲避,甚至是麻痹,那这个后果你可想而知。
三、【导读:附属骨骼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
你有没有出现过觉得我现在长短腿好像越来越严重,整个骨盆的区域经常隐隐作痛,或者肩周炎很频繁,肩膀痛?
有一些人肩胛骨骨缝痛或者他总是出现关节的炎症,他非常容易出现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他非常容易出现掌骨、腕骨这些小关节区域的一些不适应、不舒服,总觉得那里好像粘滞住了。
我相信现在社会当中有这样的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
可我们到底能否分析出来,它在告诉我什么,我了解它背后要提示的或者要让我真正去调控的东西吗?
四、【导读:脊柱】
对于脊柱的问题,大家现在非常重视了。因为很多人脊柱出现了疼痛、突出、增生。
首先我们知道脊柱的构成结构:你有33块脊椎,它们在一起由各种复杂的韧带、肌肉连接而成。那么在脊椎与脊椎之间的连接区域,那一个像气垫一样的结构叫椎间盘,大家在图中可以看到。
你看到其实脊柱的结构非常的致密,它的前、后、内、外都有打包的多重韧带来帮我们加固。
然后在脊椎之间有一个椎间孔,这个椎间孔走的是什么呢?走的就是你身体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从这里穿行而出去指挥调配身体。
如果我用透视来看到里面的神经分布,你会发现那在身体里头是一张网,而指挥它的中轴司令就是大脑,大脑在头颅由颅骨包裹。
五、【导读:中轴骨或附属骨的疼痛、隐患<——肌肉的运作模式出了问题】
所以如果咱们出现过刚才我所说的中轴骨或者附属骨那些隐痛、隐患,你曾经被那些问题困扰过,是不是有一个假设:
现在正是因为我身体的骨骼关节的排列不当,可能骨骼之间有一些空间丧失、空间错位、空间扭转,导致于这里头穿行的神经系统被压迫了,或者说它有一些往外传不动信号,它太挤了,正是因为这种空间丧失造成了我的疼痛。
因此,从一个表象,从身体的不适,我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下分析,但是分析到这里还不够,我们还要再次认识,更深入地了解这里头运作的一种机制。
既然是骨骼的排列空间出了问题,那是什么让骨骼在动,什么把骨骼拉跑了?
大家想一想,你伸手能摸到的自己身上这个软软的区域其实就是肌肉,单纯的骨骼是不会动的,它必须依靠肌肉之间彼此的协作、拮抗、牵拉才能够造成整个骨架的移动。
所以是不是我在肌肉的运行、肌肉的运作方式上出了问题呢?
三、肌肉跨关节生长
一、【导读:肌肉——>有序次第的把身体连成一体、让206块骨骼可以整体运动】
请看这张图:身体从前、后和侧三面观,肌肉都好像一张大网,它们一层一层有序次第的把身体连成一体,它让所有的零散的206块骨骼可以整体运动,所以即便我只动一动手指,其实全身的肌肉都在一起协作。
二、【导读:近距离了解肌肉——>成条索状分布在身体各处】
请大家再看我发的这一张更细化的图片:如果我把焦距放大,看到躯干的肌肉分布,你现在已经更近距离的了解肌肉的构成,它一竖一竖的就好像被一个保鲜膜打包,它们成条索状,分布在身体各处。
那么在每一个区域,每一块单独肌肉调动的时候,如果这块肌肉被拉长,必定与它相应的区域肌肉在收缩,它是总是相应、彼此配合。
三、【导读:更近距离观察肌肉 | 肌细胞→肌束→肌肉;细胞膜→肌内膜→肌束膜→肌外膜】
现在我要更加近距离的观察肌肉它的构成:一块肌肉把它横切开,你可以看到一个肌肉的横断面当中有很多小小的肌束,它们被分层打包。
它由细胞的细胞膜形成第一重个体单位的打包,然后可能是好几个肌细胞又被一个肌内膜打包,整体外面形成一个肌束,之后又由肌束膜打包,最终我在外层加上一个大的打包膜就是肌外模,这样形成了一块肌肉。
因此我身体每一个最小细胞的运行直接决定了我全身肌肉链它的联网度。所以每一块肌肉都很重要,我每一块肌肉都必须在整体当中。
四、【导读:肌肉跨关节连接 | 肌膜的粘连、肌肉拉升度不够→关节缩紧、关节压力、关节磨损、骨刺】
而肌肉通常又是跨过关节,所以如果在听课的同学们,你有一些关节疼痛的问题,现在你是不是可以更深层地想:
正是因为我肌肉也许在肌膜当中有一些粘连,或者说这个肌肉的拉伸度不够,所以它跨越这个关节的时候,没有把关节拉开,而是因为过度收缩使得关节缩紧。这样造成了我关节内部的压力、磨损,甚至造成一些骨刺。
那现在我们对于疼痛,对于一些预警信号有了一些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个思考已经关联到身体所有构成部分它们的运作方式:
我从最深层的骨骼一直向外找到肌肉,肌肉它们在彼此的协作之中牵拉开了身体骨骼之间的关节,因此我的身体就开始有了空间,就能够不碰撞。
四、神经支配肌肉
一、【导读:什么在支配肌肉? | 想法←神经】
大家去思考一下,什么支配着肌肉?是不是我们的想法,我的神经?如果我习惯于怎么动,一定是我曾经得到过训练或者我喜欢怎么动,这种习惯我想它其实都是从我们神经系统发出来的指令。
你从中枢神经系统传达给周围的神经系统,通过脊椎放射性传递给周围的效应器,比如说手、脚,那么这种效应器它产生了行为,这个行为其实是影响了我健康的本源。
咱们分析到这一步,那么影响行为、校正行为,它的信号就会重新地改造我神经系统运作的模式。我去理解新的行为,认识和践行新的行为就是有好处的。
那我还得去思考并不是什么行为都能让我好。
就刚才咱们所言,身体的空间应该是有次序的、均等的打开,肌肉应该是均等地去拉长,能够把空间保持持续地扩张,这种行为是好的。
二、【导读:大脑指令(生物电)→神经元突触传导→产生思想与行动】
咱们分析到这一步,那么影响行为、校正行为,它的信号就会重新地改造我神经系统运作的模式。我去理解新的行为,认识和践行新的行为就是有好处的。
那我还得去思考并不是什么行为都能让我好。
就刚才咱们所言,身体的空间应该是有次序的、均等的打开,肌肉应该是均等地去拉长,能够把空间保持持续地扩张,这种行为是好的。
既然出现这样的认知,它在我的大脑当中就会形成一个神经信号,神经信号由什么传导?神经元突触。
你在这张图可以看到,你的身体、你的大脑当中大约有一千亿个神经元。这一千亿个神经原在大脑当中彼此配合、彼此协作,它们发布的讯号遍布着全身、指挥着全身。
所以你可以把自己的大脑指令理解成为一种生物电,你通过神经原突触的传导产生了想法、思想,然后产生了行为。